苍城镇人民政府普法责任清单 |
序号 | 单位 | 普法内容 | 普法对象 | 普法目标 | 具体措施 | 责任领导 | 责任部门 | 联络员 |
1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突发事件应对法》 | 社会公众 镇村两级党员干部 |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提升政府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 结合各部门宣传日集中宣传、法治讲堂、网上学法、新媒体普法、个人自学 | 吴国健 | 党建工作办公室 | 梁兰香 |
2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 | 全体党员 | 提升政府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 1.宣传教育要与组织建设紧密结合。2.宣传教育要与严惩腐败紧密结合。3.宣传教育要与干部任用紧密结合。4.宣传教育要与干部考核紧密结合。 | 吴国健 | 党建工作办公室 | 梁兰香 |
3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1.全体党员2.依法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 | 提高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的法治意识,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圈。 | 1.利用微信、短信、户外电子屏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2.结合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加大宣传力度。3.通过组织监察对象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强化学习效果。 | 谢翠华 | 纪检监察办公室 | 包乾宏 |
4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慈善法》《婚姻法》《收养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志愿服务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江门市地名管理办法》等与慈善、婚姻、村民自治、地名管理、救助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 社会公众 | 增进社会公众对慈善、婚姻、社会福利与救助、基层自治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了解,方便其接受服务。 | 1.发放《慈善法》宣传册给各社会组织学习;利用培训、走访调研、座谈、办理业务等时机,向社会组织宣讲《慈善法》。 2.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民政法制宣传。 3.召开培训会议,向村一级干部开展有关法律培训,使各级民政干部能向前来咨询的民众进行法律讲解。 | 梁卓和 | 公共服务办公室 | 张惠金 |
5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残疾人保障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残疾人权益保障、利益维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 1. 社会公众 2.残疾人及其家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教育部门以及各类公共建筑建设单位 | 增强公民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利益维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法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依法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氛围;提高残疾人就业意愿,促进残疾人就业,推动广大用人单位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 1.通过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普及知识; 2.印制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发放到相关单位、残疾人服务机构以及村居委和残疾人家庭; 3.利用“全国助残日”、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施行纪念日等特殊时间节点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 梁卓和 | 公共服务办公室 | 张惠金 |
6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婚姻法》等与妇女权益保障、利益维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 妇女群众 | 提高妇女群众法治意识,推动广大妇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妇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能力。 | 以“法治我践行 巾帼建新功”妇女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抓手,一是开展妇女普法大讲堂活动;二是开展妇女维权知识视频讲座;三是开展妇女法律服务专场活动。号召各级妇女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妇女法律宣传活动。 | 吴国健 | 妇联 | 包乾宏 |
7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献血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医药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与卫生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 1.社会公众 2.医疗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医疗卫生人员 | 提高社会公众依法维护卫生健康的意识;医疗卫生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的法治观念、法治思维进一步增强。 | 1.拓展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有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微博、微信公众平台、门户网站等大众传媒资源,不断深化普法宣传效果。 2.将普法工作与“结核病防治日”“世界卫生日”“世界人口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相结合,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 | 梁卓和 | 公共服务办公室 | 戚焕育 |
8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开平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开平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 | 1.社会公众 2.各级三资管理人员 | 深入宣传集体三资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情度;提高各级三资管理人员的工作纪律意识和业务水平 | 1、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 2、通过派发宣传册、拉横额等加大宣传力度; 3、充分利用下乡契机,向村组干部、群众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 | 林锦昌 | 农业农村办公室(“三资”管理办公室) | 黎健明 |
9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农药管理条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广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 | 1.社会公众 2.服务对象 | 提高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依法行政意识普遍增强,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服务“三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守法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 | 1.结合全省春耕备耕及农业科技、放心农资、农业机械“三下乡”活动进行普法宣传。 2.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3.开展农业农村法治骨干培训。 | 林锦昌 | 农业农村办公室 | 邝创富 |
10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信访条例》《广东省信访条例》《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禁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1.信访群众 2.社会公众 | 1.引导群众采取合法途径依法反映诉求,提高社会公众依法维权意识。 2.提高群众禁毒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群众防毒意识,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使禁毒工作广泛深入群众。 | 1.在接待群众来访及处理来信、网信过程中,积极向群众宣传信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2.在“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各类特殊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六进”活动,向群众宣传禁毒知识。 | 张泽康 | 综合治理办公室 | 何沃相 |
11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民法典》《人民调解法》《人民陪审员法》《社区矫正法》《法律援助条例》《宪法》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法律法规及知识 | 1.社会公众 2.管理与服务对象 | 1.引导群众利用公共法律服务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解决矛盾纠纷。 2. 为大沙镇依法治镇,建设法治镇政府营造良好的氛围 | 1.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党内法规教育,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向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开展普法,把普法融入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全过程。3.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属的法治宣传教育。4、重点加强民法典宣传教育,特别是在机关单位的宣传。5、开展“宪法宣传周”和参加2020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试,在全镇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 张泽康 | 综合治理办公室 | 何沃相 |
12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城乡规划法》《环境保护法》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江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 1.社会公众2.服务对象 | 提高社会公众法治意识 | 1.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2.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向相对人和社会公众普法 | 许海祥 | 规划建设办公室 | 梁玲宝 |
13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土地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 1.社会公众 2.行政相对人 | 宣传贯彻落实自然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纵深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 结合“6.25”土地日、“12.4”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相关内容普法宣传活动。 立足日常,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如:在行政执法工作过程中,向行政相对人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精准普法;发放宣传资料,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 许海祥 | 苍城自然资源所 | 张卓斌 |
14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与预算、非税收入、国库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 1.社会公众 2.各行政、事业单位 | 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财政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治财政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 1.结合对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和采购人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活动开展财税法规宣传。 2.立足日常,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镇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财政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 | 张泽康 | 财政所 | 李耀平 |
15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团委执行和主管职责内的法律法规(含党内法规),宪法和党章 | 苍城镇青年群体 | 降低全镇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 法治讲堂、送法下基层、设置普法专栏、建立学法园地、观看法治电影电视、参观法治教育基地、新媒体普法等 | 许海祥 | 团委 | 张淑仪 |
16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广东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消防法》 | 1.社会公众 2.机关单位、学校师生、生产经营单位 | 提高社会公众、机关单位、在校师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意识和能力。 | 1.利用微信微博、印制宣传册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普法宣传。2.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重大事件警示教育、安全生产和消防宣传“七进”等活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3.结合行政检查等执法活动,深入一线向经营者、社会群众面对面普法宣传。 | 关海锋 | 应急管理办公室 | 梁松生 |
17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行政许可法》《信息公开条例》《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安全生产法》。 | 1.办事群众 2.服务对象 | 1.提高公民法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依法办事水平。2.增强服务对象法治意识,保障各项活动依法开展。 | 充分利用办事大厅的宣传栏、广告屏幕、网站、微信等资源,持续开展法治教育宣传。2.在日常工作中,对服务单位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 关海锋 | 公共服务中心 | 梁文海 |
18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水法》《防洪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广东省节约用水办法》《水土保持法》《广东省水土保持条例》《河道管理条例》《广东省小水电管理办法》《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与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防汛抗旱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 社会公众 | 增进公众对水利法规的认识和了解,保障依法治水。 | 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法治广东宣传教育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律法规颁布施行纪念日等特殊时间节点,持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 林锦昌 |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张炳毅 |
19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文物保护法》《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办法》、《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的法律法规。 | 社会公众 | 提高公民在文化、旅游、娱乐、体育、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法治意识。 | 1.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法治广东宣传教育周开展普法宣传。 2.通过本单位宣传栏发布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 余浩杰 | 文体服务中心 | 郑强锋 |
20 | 苍城镇人民政府 | 重点宣传《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条例》《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广东省失业保险条例》《就业促进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 | 1.社会公众 2.服务对象 | 1.引导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学习工伤保险法律法规。2.提高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积极性。 3.规范用工管理,警示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工资,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4.普及社保卡使用知识和问题处理方法。 5.防范和打击社会保险欺诈,更好地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 1.利用张贴、派发宣传单张,悬挂横额等方式,定期发布就业、社保政策法规资讯。 2.通过“一对一”就业帮扶、日常招聘活动、企业上门服务等渠道宣传相关法律知识。 | 谢伯权 | 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 张伟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