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徒奇(1907—1997),字苍城,开平赤坎中股人。父司徒枚(号东皋)是清代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已酉科拔贡。曾任邮传部八品录事。是知名诗人,少年时又习绘画.有开平才子之称,司徒奇幼年时,曾取其父所藏书画临摹。
为父所见,认为有培养前途。以他笔法规范,更兼酷爱绘画。为达其志向,便命他投考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录取在西画系。司徒奇在市美毕业后,为了深造,复考进沪江中华艺术大学。毕业时,适逢教育部筹备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公开征募作品。

司徒奇 艺人之妻(月上柳梢头)1941
司徒奇以所作《艺人之妻》油画送展,结果以第一名最佳品入选,并由大会彩印于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名作选集首页,流传中外,见者赞誉不绝。于是司徒奇名声渐露。毕业后,司徒奇南返广州。主办烈风美术学校,维尼斯美术研究社。栽培美术人才。这一年,校长司徒奇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上世纪80年代,黎雄才和司徒奇重逢,临别之际黎雄才(右)忍不住轻吻司徒奇(左)
在因缘际会之下,与岭南画派始祖高剑父惺惺相惜并拜师高剑父门下,和同门师弟关山月、黎雄才毕生保持密切联系和良好情谊,关山月、黎雄才活跃于大陆,而司徒奇则活跃于港澳和加拿大,但是艺术上各表一枝。

“春睡三老”在广州合影,1988年四月摄于广州。(左起依次为关山月、司徒奇、黎雄才)
在春睡画院的初期,无论思想和制作,跟乃师高剑父抱着同一的见解。认为艺术是无分国界的,可以将西画的特长写入国画,又可以用国画的特长写入西画,中西共冶,才适合于现代。于是司徒奇由西画转攻国画。





1941年秋,司徒奇与春睡画院同门设再造社于香港。大家互相切磋,画风又为一变。复以线条为国画特有宗法,非西洋画所能比拟。又按高剑父后来提倡的力研宋院画派,以书画同源。于是致力八法,故所画线条劲而含蓄,柔而气沛。他学取徐熙、宋光宝、居巢、居廉、高剑父等绘画大师之法而扩展。











司徒奇出身书香之家,诗书亦工。他作诗独具法眼,偶尔着句,軏动人心目。其书清秀洒中见雄奇,可以说是画诗书三绝。
司徒奇举家移居加拿大后,仍潜心于绘画艺术。虽然已过古稀之年有多,尤作画不辍,他的艺术成就蜚声海外。其杰作《雪松》、《晴雪》二幅,及其四公子乃司徒煌之《秋色》,入选联合国美术部门。经由联合国国际儿童基金会选印为1982年该会明信片及圣诞卡,各印2亿份筹募巨款。我国画家作品被联合国选入得此殊荣者。独司徒奇父子而已。


80年代以来,司徒奇多次返回开平家乡,为筹集教伦中学基金1000万港元,奔走于港澳美加之间。除了自捐巨款外,并赠红棉百株,遍植校园,又以半年时间绘出巨幅红棉,悬于校内大堂。1988年,经司徒奇倡议策划、筹备,于“五一”节在广州举办了“开平籍书画家作品展览”,成为书画界轰动一时的盛事。
1989年,司徒奇捐出5000元奖给美术成绩优异者,捐1000元给全县中小学生美术比赛作奖金,还出资举办“咏红棉”诗歌大赛。
同年,司徒奇又倡议在三埠祥龙洲筹建开平第二美术馆(开平画院)和开平雅集馆,他不但积极发动海外乡亲捐资赠画,还亲自为这两座建筑作设计。在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1990年4月建成使用。1997年,司徒奇病逝于温哥华。
司徒奇热爱桑梓,关心家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乡亲们所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