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永坚村位于赤坎镇西部,毗邻赤坎华侨古镇。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永坚村紧扣典型村建设要求,在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与基层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一个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正加速呈现。
走进今天的永坚村,硬底化的村道整洁通畅,农房外立面风貌协调统一,“四小园”点缀房前屋后,以往“三线”乱搭、污水横流的现象已成为历史。
永坚村村委会主任司徒羡策介绍道:“永坚村下辖18个村小组,已经完成了14个村小组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包括房屋外立面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都已经完成。”
三年来,永坚村累计完成“三清三拆”200余间、农房风貌提升481间、新建“四小园”44个,整治巷道和水塘护栏,实现了雨污分流,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以前这一片杂草丛生,还有不少危旧房和废弃的猪牛栏。现在环境优美多了,地面也铺上了石板,不再是过去的泥巴地。晚上,大家都喜欢出来乘凉聊天。真希望我们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永坚村村民司徒沃梅说道。
这一切得益于科学的规划和村民的深度参与。永坚村邀请了高校设计团队,按照“一村一策”原则量身定制人居环境整治方案,确保风貌提升的同时不改侨乡本色。实施过程中充分听取民意,有效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并建立了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架构,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立足文旅类典型村定位,永坚村积极承接赤坎华侨古镇的辐射效应,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新路。最直观的效益来自“停车经济”:横东、松咀等村小组利用闲置地设置停车场,在节假日时供游客停车使用并收取停车费,既解决了游客高峰期停车难的问题,也提高了村集体的经营性收入和村民收入。“横东村停车场的年收入约为6-7万元,此外,横东村的乡村集市也即将启动。”司徒羡策说道。
迎来新生的还有永坚村的废弃乡村建筑。2023年,永坚深塘村一座闲置的老碾米站被返乡创业“90后”夫妻改造成为咖啡店,为这座古朴的村庄带来了别样的气息。
咖啡店经营者陈维炜分享道:“深塘村紧邻赤坎华侨古镇,游客和回流的年轻人较多,而且我的太太是深塘村人,所以我们选择在这里开设咖啡店。这个想法最早在2018年萌生,当时我们第一次来考察时,村里的路都是泥路,但到了2023年我们决定回来时,村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改善了很多。”
从选址到设计、装修,陈维炜与太太司徒莎莎一点一点把家门口的老屋子建成了心中的“诗和远方”,在乡村找到“归属感”之余,夫妻二人更见证了“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为永坚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个昔日的闲置空间,如今已成为赤坎乡村的网红打卡点,这正是永坚村发展活力与吸引力的生动缩影。“我们是这片区域的首家咖啡店,近两年,周边陆续出现了更多民宿和咖啡馆,如果能联动更多商家,有望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陈维炜说道。
三年攻坚,变化显著。2024年,永坚村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有目共睹的发展成效让“百千万工程”赢得村民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接下来,永坚村将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以古镇文旅业态延伸和互补为导向,积极招引和培育特色餐饮、精品民宿、文化体验等农文旅融合项目,通过强村富民公司平台深化资源整合与项目运营,持续拓展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